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对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59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崔海超、剧爱玲、王宏彦、范德友代表

提出的关于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议案”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市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的关注,并在建议中提到的“加大市级组织、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绿色发展、红色文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等内容,具有很高的政治站位和敏锐性。现就您们提出的建议以及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推动情况说明如下。

党的十八大尤其是总书记亲临大别山革命老区调研以来,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总书记“两个更好”总体要求,认真学习研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及省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若干意见,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政策体系、强化项目支撑,壮大产业规模、完善基础网络、推动城乡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传承红色文化、促进绿色发展,老区振兴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一是南阳市充分认识到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2020年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唐河、桐柏两县振兴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分管副市长亲自带领发改、财政等市直部门与省直单位深入对接,汇报进展、争取支持纳入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和各行业专项规划笼子三是指导唐河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县委副书记、县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主要经济部门、社会事业单位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任成员的工作推进小组,因地制宜推进老区振兴,加快县域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工作引领,构建政策体系。根据国家规划和省若干意见精神,学习借鉴省内外有关地市成熟经验,结合南阳工作实际和两县发展需要,市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我市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实施方案,提出了保障改善民生、弘扬大别山精神、构筑生态屏障、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创新发展水平、集中释放政策红利等7个方面重点任务。二是我市及时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征求各单位意见,印发了《南阳市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印发<加快桐柏县、唐河县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了指导思想、战略定位、行动目标,三是做好工作指导,指导唐河县制定了三年行动方案,按照《唐河县工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唐河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唐河县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积极与省级部门对接,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社会振兴发展。四是督促唐河县与国开行河南省分行,积极争取项目。截止目前,唐河县共争取省国开行信贷资金22亿元,其中:唐河县乡村振兴二期乡村燃气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省国开行授信7亿元,唐河县城区基础设施提质工程项目争取省国开行授信7亿元,唐河县乡村振兴优质水通村入户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省国开行授信8亿元。

三、做实项目谋划,增强发展后劲。2022年,市县两级围绕7项重点任务,谋划包装筛选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2将为唐河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涉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社会民生事业、红色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目前唐河革命老区纪念馆提升、唐河跨省航运工程、三夹河等重点河流综合整治、方枣高速等重点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部分已开工建设,积极对接南信合高铁南阳(桐柏、唐河)段林业局负责的大别山水土保持林建设项目(新建)已纳入唐河县农业专班工作内容,计划投资1200万元,完成水土保持林营造、封山育林2万亩,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指导唐河县创建成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县。2023年,市级支持乡村建设示范县(唐河县)创建实施的资金项目和任务22个,涉及资金16.97亿元

四、力争政策支持,项目稳步推进。在市发改委等部门的指导协调下,2023年唐河县共争取到位各类政策性资金74.4亿元,其中通过发改委渠道争取到位人居环境整治等18个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1.92亿元;临港经济区安置房等11个专项债项目到位资金17.6亿元;职教园区等13个PPP类项目完成支付18.3亿元,争取高标准农田、水利等6个特别国债项目资金5.08亿元。特普生传感器等1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年度计划28.6个百分点,新弘亿电子等8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年度计划27.7个百分点。累计实施“三个一批”项目三期,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7个,艾礼富传感器、力达精密五金等9个签约项目开工率100%,裕芯微电子、贵登锂电池等开工项目投产率和投产项目达效率均达到75%以上,项目投资完成率均超年度计划。

五、发展优势产业,壮大产业规模。按照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握生态、有机、高效、特色方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持续推动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指导唐河县整建制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2022年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2023年17万亩高标准农田路桥、机井、输配电等工程有序推进粮食生产能力和储量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支持唐河县申报绿色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性贷款贴息,获得财政资金20万元;唐河县郭滩镇(烧鸡)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唐河县滨河街道王庄村(红薯)、郭滩镇李庄村(银杏)分别为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唐河西瓜”荣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申报唐河桐蛋等4个原产地证明商标,创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首批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红薯、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级区域性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县;依托农机装备零部件、整体设备制造等产业基础,打造高性能、智能化、集成化高端农牧专用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目前产业规模已达100亿元。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加快,300万吨粮食物流园一期完工,综合物流园建成投用,初步与17家物流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达成入驻协议

六、完善基础网络,推动乡村振兴。积极主动指导唐河县利用PPP融资59.3亿元,实施三个批次乡村基础设施整村推进工程,第一、第二批次343个村基础设施实现“三通三治三化”(通硬化路、优质水、天然气,治垃圾、污水、脏乱,提升亮化、绿化、美化),“厕所革命”、“千村万塘”、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取得突出成效;南信合高铁(河南段)已启动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在唐河县设点选址;唐河复航一期枢纽工程土建正在施工中,部分河段航道疏浚整治工程已启动,支持唐河县城谋划第四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等17个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9299.43万元。通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项目融合2023年共清理乡村垃圾12.2万吨,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2万余户,村村通道路沿线绿化10.5万亩,修建“四好农村路”“美丽农村路”35.2公里,村庄公共区域亮化实现全覆盖推动唐河县高标准打造产业强、环境美、生活富、民风好的美丽乡村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落实。

农业农村局协同市住建局,联合行文,向省农业农村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报送《关于推荐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的报告》(宛农〔2023〕25号),将唐河县滨河街道王庄村、毕店镇张心一村、城郊乡大井村三个村推荐为2023年第一批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

六、坚持红绿结合,弘扬时代精神。市发改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指导唐河县坚持做好绿色转型发展和红色旅游质量提升两篇文章,让“绿”的更绿、“红”的更红。围绕唐河红色文物保护单位、红色革命遗迹遗址,实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项目,推动提档升级革命纪念馆及布展,恢复兴建唐河县张星江故居、唐河县毕店红色主题公园、少拜寺革命纪念馆建设,加快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推动编辑出版《红色唐河》书籍,传承红色基因和新时代精神。指导唐河县编制了《唐河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初步建成一批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及购物休闲综合服务设施,着力开发红色旅游、近郊休闲游等文旅融合产业。2022年以来,指导唐河县谋划革命遗址保护、革命纪念场馆的建设和改造、烈士陵园的维护和改造、老红军及军烈属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维护等方面的项目68个,概算资金23177.8万元。林业局负责的大别山水土保持林建设项目(新建)已纳入唐河县农业专班工作内容,计划投资1200万元,完成水土保持林营造、封山育林2万亩,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

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远非一日之功,需要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的共同积极努力,也需要民众的积极配合和理解,更重要的还是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发展。“十四五”时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期,也是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我们将紧紧围绕“两个更好”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支持唐河县主动对接“十五五”规划,加强与周边老区县市联系沟通,融入加快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推动我市革命老区与全省一道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分感谢各位代表唐河县以及我市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们的建议十分符合唐河县及我市实际情况,我们也会积极支持唐河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加强顶层设计组织,推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绿色发展,引导红色文化,积极争取更多项目和政策,并请今后继续关注我们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