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人大七届二次会议代表建议第021号的答复
尊敬的郑荣华代表:
您提的《关于加快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议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市直相关部门联动发力,依托卧龙区、宛城区以及高新区、示范区等功能区块,在中心城区招引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培育一批服务业重点企业,全面提升了中心城区的服务能级,带动市域服务业规模稳步扩大,能效不断提升,产业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为推动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2023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20.11亿元,增长5.1%,占DGP比重达55.1%;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5.35亿元,同比增长7.1%;全市服务业(第三产业)税收183.77亿元,同比增长17.0%,占总税收比重50.8%。
一、着力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
(一)现代物流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南阳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支持物流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围绕构建“1+3+N”物流节点网络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陆港经济区、临空经济区和临港经济区,完善配套现代物流设施,加快商贸服务型国家枢纽建设。谋划建设铁路二级物流基地、南阳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海元智能公路港等项目,依托豫资海元南阳城市产业综合体、海派快递电商物流园、海富电商科技产业园、南阳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园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大宗商品物流、多式联运、保税物流、中欧班列、快递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快速发展,美团优选、中通物流、极兔速递等互联网名企、现代物流头部企业纷纷入驻各大物流园区,深化与京东快递、顺丰速运、普洛斯等知名企业洽谈合作,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成功试运营,将成为豫鄂陕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交易中心。
(二)商务服务
推进消费商圈优化升级。加快新商圈培育引导,建设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品质型城市商业综合体。打造“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生活服务圈。支持餐饮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地方特色餐饮品牌和老字号餐饮企业。推进现代商贸设施建设。高新吾悦广场、邓州北京大道万达广场、卧龙居然之家等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南阳。万悦城商业综合体、宛城万达广场、红星家世界商业综合体、洲亿汽车博览城等重点项目如期推进。万悦城开业以来十几个品牌店业绩为其华中三省第一,成为南阳及周边地区商业流量中心,填补了中心城区东部区域大型商业项目空白。创新发展商贸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推动传统商贸转型升级,鼓励引导传统商贸流通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上现货交易,推进市场拓展、精准营销和优化服务。深挖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等消费热点潜力,创新发展在线消费、体验消费等新模式,打造一批“夜南阳”消费地标。
(三)现代金融
持续实施“招金入宛”工程。大力开展“基金入宛”行动,推动“创投产投+投行”空间建设,吸引私募基金、创投机构、中介机构等入驻我市,发挥金融机构集聚效应。2023年强力推动招引预制菜基金、艾草基金等11只基金,中原豫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原再担保集团南阳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落地南阳。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招引37只私募基金,基金设计规模127.6亿元,到位资金规模36.33亿元,投放我市74个项目共计32.27亿元。持续扩大保险资金利用规模,拓宽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融资渠道,结合我市实际和保险资金投资特点,深入推动“险资入宛”。推动科创金融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有效性。截至2023年末,已建立知识产权“白名单”企业547家,科技型企业“白名单”2890家。针对白名单企业,及时推送给各银行机构,结合“行长进万企”活动,做好银企对接服务工作。持续推进“科技贷”业务,引导各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改善科技创新的融资环境,进一步完善科技产业金融市场服务体系。
二、努力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
(一)文旅文创
抓项目。对接洽谈一批国内文旅头部企业,推动南阳高铁新城文旅示范项目、南阳市龙王沟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签约落地。持续推进医圣文化园、卧龙岗文化园等15个市文旅重点建设项目,发布医圣文化园等南阳市十大文旅文创项目。抓活动。2023年以来开展了四季“畅游南阳”、春节焰火晚会、南阳文旅国潮文创季、花车巡游等9000多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抓产品。发挥中心城区医圣、智圣品牌优势,扎实开展A级景区、星级宾馆等创建工作。加大文旅产品开发力度,先后举办非遗产品展览展演、文旅文创产品展览等活动。抓业态,全力打造了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府衙街区、城南里美食文化街、东方水上元宇宙园区餐饮夜市等一批夜间餐饮街区(夜市),推出卧龙岗文化园“天下诸葛亮”楚汉风华大剧院“四圣”等实景演出,进一步丰富游客和市民的夜间生活。医圣文化园在今年五一期间试营业,夜间活动出圈出彩。
(二)健康服务
加强医疗服务建设。中心城区目前19个街道办事处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78家,初步建成了15分钟医疗服务圈,满足了城区居民常见病诊治需求。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医院创建活动,中心城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服务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规范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均等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做实健康管理。完善健康养老工作。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服务和健康指导,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基本实现医疗、康复、护理与养老的无缝对接,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健身圈。扎实推进场地设施建设,目前已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和全市所有街道、社区、乡镇、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公共体育场馆场地和全民健身设施全部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1平方米。
(三)现代商贸
餐饮行业稳步发展。大力培育餐饮企业,南阳目前有餐饮饭店8万多家,从事餐饮行业员工40多万人,中心城区共有餐饮企业约7500家,有中央厨房配餐单位五家。举办餐饮促消费活动,开展“豫鉴美食”餐饮促消费系列活动,举办烹饪技能大赛、南阳名吃(名菜)、名店、名厨评定活动暨“酒乡小镇”首届美食节活动;授牌67家“南阳老字号”企业,其中餐饮、食品、酒类企业40余家。开展“惠享南都二月二”餐饮促消费专项活动,中心城区发放四期“嗨吃不打烊”餐饮专项消费券160万元,拉动餐饮消费1:10。绘制美食地图,设计畅游南阳二维码,目前共有12类南阳特产、29家各类美食、50家酒店和10处购物商圈信息融入二维码中,来宛游客和南阳市民通过扫码即可一键快速获取全南阳美食、住宿、购物等推荐。推动夜经济繁荣发展,建成府衙小吃街、摩根360小吃街、城南里等夜市摊点,开辟新华城市广场、理工小吃街、永安小吃街等临时夜市摊点,推动我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您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快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议案》站位全局、放眼未来,对研究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极具参考价值。下一步,市发改委将会同市直相关部门,以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为目标,围绕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做精做优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扩大高质量服务供给、补齐服务业短板,提升服务业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服务业水平,努力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加快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提出的提案,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市发改委更多的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