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63007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赵天林、李军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抢抓机遇推进南阳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结合我委职能,现答复如下:
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势所趋
文化与旅游相生共兴,“旅游是载体、文化是灵魂”,旅游有“热点”,关键靠“文化”,建设旅游品牌、创新旅游产品、培育旅游消费热点,以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老年旅游、文化旅游扶贫工程等,凡是涉及到旅游的品质、品牌、消费、特色、个性化、差异化等发展创新范畴,必与“文化”深度融合,这里的“文化”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而不是指仅仅有文化资源。这是近年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好地方的经验,该核心理念贯穿其中。
2014年12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提出1.旅游演艺发展。鼓励专业艺术院团与重点旅游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高的专场剧目;2.节庆会展旅游发展。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3.文化、文物旅游发展。科学利用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4.文化体验旅游发展。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
2016年12月,国务院出台《“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70号)中提出扶持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数字文化产业相融合。发展文化演艺旅游,推动旅游实景演出发展,打造传统节庆旅游品牌。推动“多彩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集中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镇。娱乐业发展。推广“景区+游乐”、“景区+剧场”、“景区+演艺”等景区娱乐模式。支持高科技旅游娱乐企业发展。有序引进国际主题游乐品牌,推动本土主题游乐企业集团化、国际化发展。提升主题公园的旅游功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品质高、信誉好的品牌主题公园。
在业态融合中,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全域旅游发展,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门类非遗项目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推进红色旅游、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主题公园、文化主题酒店等已有融合发展业态提质升级。
在促进产品融合中提出,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建立一批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推出更多研学、寻根、文化遗产等专题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
在市场融合中,促进市场主体融合,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支持文化和旅游跨业企业做优做强;促进市场监管融合,建设信用体系,实施各类专项整治、专项保障活动,将文化市场、旅游市场统一考虑,一并研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整合组建。在服务融合中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市发改委将配合市文化旅游局等部门向政府提出编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包括与工业和农业等深度融合发展,在编制规划获得批准后,即刻聘请一线专家指导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全市文化旅游工作高水平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营,服务提升全市旅游产业快速转型升级,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和公章上。
二是继续积极配合市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各县区旅游业基础建设各项工作,着力加快基础项目建设,完善区内道路、标识牌、消防和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景区服务尽快树形象、提规模、上档次,尽快成为南阳市民及外地游客旅游度假的理想场所。
三是项目建设也是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更需要有大项目来支撑。积极指导全市各县区谋划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大项目,配合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政策资金支持项目笼子,尽可能获得上级支持。
再次感谢您们对我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请您们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
欢迎登陆我委门户网站http://fagw.nanyang.gov.cn/,了解国家、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0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