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 ⑥丨方城县:强化数字赋能 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

发布时间:2025-08-01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方城县以数据赋能为抓手,以优化提升政务服务为目标,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的转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该典型做法在第八届政务服务博览会上入选《优化营商环境宜商数字案例》,成为全国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的标杆样本。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数字政府建设,持续优化政务数据共享

一是构建首席数据官体系。在43个重点部门设立首席数据官,建立健全首席数据官职责体系和数据汇聚、治理、共享、开放、应用和信息化统筹工作机制。二是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定期召开政务数据共享协调会议,常态化梳理政务数据目录,按照标准规范全量编制目录,依托南阳市“一表通”系统,加大重点领域数据归集力度。目前,已编制517条政务数据共享资源目录,挂载数据量超3000万条。

(二)聚焦拓展应用场景,强化数字赋能惠企便民

一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借助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综合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便捷服务,目前多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服务事项已全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线上线下共办理主题服务事项66815件,群众满意率达100%。二是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拓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服务,着力解决异地“多地跑”“折返跑”的痛点。目前,454个事项已实现“跨省通办”。三是突出主动服务。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通过大数据赋能,实现由“群众申报、分别审批、资金拨付”转变为“主动预测、在线代办、事后监管”的主动服务模式。目前,已建立35个惠企政策“免申办”主题服务,实现政策兑现零误差。

(三)聚焦提升服务标准,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

一是构建智能化政务大厅。升级改造县级政务大厅,配置自助等设备,打造标准化“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全天候“不打烊”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政务服务。二是“好差评”评价系统实现标准化。在大厅各窗口配备“好差评”评价系统,严格落实“好差评”工作规范,实行评价和回复公开。三是提速扩展全县“自助办”。推动自助终端设备向政务服务场所和银行网点延伸,目前,已在20余处网点部署40多台自助设备,可自助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00余个。

(四)聚焦便民服务举措,打造高效政务服务环境

一是深化电子证照应用。围绕高频应用场景,拓展电子证照应用和服务领域,推动实现全国互通互认。目前,方城县归集电子证照80种40万个,完成政务服务事项与电子证照关联1000多项,常用电子证照均实现电子化。二是企业开办再升级。推行“7×24小时不打烊”服务,办理证照“零费用”,企业随时可以在网上提交申请,并通过自助设备设备或者邮寄服务办理企业开办全流程业务。三是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依托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加强数据共享,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大数据共享和各部门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和业务协同。

三、工作成效

一是方城县自然资源局推行“五化”“五到位”助推便民利民窗口建设。线上依托不动产交易新系统打破信息壁垒,强化数据共享,简化材料、优化流程;线下推行窗口设置标准化,监督执行到位、办理事项规范化,信息公开到位、便民服务品牌化,示范引领到位、运行管理制度化,风险预警到位、日常监督常态化,警示教育到位的五化五到位措施;全力打造品牌化示范窗口,相关做法获中国营商环境网宣传推广。二是方城县人社局推出“人才引进一件事一次办”和“退休一件事一次办”。人才引进一件事简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流程,推行线上政策联推+线下移动联办,11个部门联合上门办理,实现“零距离、零跑腿、零成本”一次办结;退休一件事整合社保、医保等单位24项事项,形成联办清单,推出临退人员提前2个月预辅导服务。目前线上办理“退休一件事”900余件次,实现了材料、时限、跑动分别压缩60.7%、76.8%、82.5%,办事效率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