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三区一中心一高地”战略定位,以“五聚五提”为总抓手,立足发展改革工作实际,在法治轨道上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一是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以委党组书记、主任为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专班,定期在党组会上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发改领域重大法治事项,规范开展各项工作。二是深化理论学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和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党组年度学习重点内容、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建立会前学法机制,2024年累计会前学法4次。三是深入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制定印发《南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
(二)加强日常监督,全力推进行政权力运行法治化
一是提升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制度等,邀请法律顾问常态化参与委重要工作,持续提升依法办事水平。2024年法律顾问参与文件、合同、协议审核12次,接受法律咨询50余起。二是强化法治信息公开。“市发展改革委全国法治政府创建”专栏公示行政执法依据、行政处罚结果、行政执法监督渠道等法治建设工作内容,加强社会监督。三是提升依申请回复办理水平。严格工作流程、回复时限,法规科全程跟踪督办,确保回复规范高效。2024年接收办理信息公开申请75件,均按法定要求回复。
(三)依法履职尽责,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对照部门“三定”规定,结合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和放权赋权改革要求对权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权责清单时效性、准确性、权威性。二是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动态更新“一单两库”,2024年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4次,联合任务占比达100%,实现“互联网+监管”平台中监管事项全覆盖。三是扎实推进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制定《南阳市发展改革系统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以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为抓手,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2024年以来,未发生我委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四是加强行政调解工作。梳理我委行政调解事项,印发公布《南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调解事项清单》,进一步规范行政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压实普法责任。制定《2024年全市发展改革系统法治机关建设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年度法治学习、培训、宣传任务。二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借助发改大讲堂、学习强国平台等渠道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全委干部职工法治思维,累计组织5次法治能力测试,全面检验学习成果,做到以考促学、以学促用。三是开展专题普法。充分利用“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契机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宪法知识有奖竞答,进一步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一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跟进落实省工作部署,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南阳市贯彻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工作实施方案和近期举措的通知》,建立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落地见效。二是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制度。牵头抓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落实工作,组织市、县两级对照国家通报的各期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常态化开展自查自纠,坚决维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三是坚决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扎实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贯彻落实,明确重大措施会审衔接流程,厘清各相关单位职责,组织开展整治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突出问题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坚决把好重大措施“出台关”。
(二)加强为企服务意识,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一是持续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行经营主体住所标准化登记、经营主体强制退出等改革,实现经营主体多个事项注销一次申请、一站式办结。不动产首次登记、公积金提取等5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零材料办理,创新“四电无U”交易新模式,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典型案例。二是持续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发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白皮书》。加快推广“扫码入企”规范执法,全市589个单位1.6万名执法人员信息录入平台,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三是营造自由便利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上线“智能化保税与非保税业务管理系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推广“关银一KEY通”模式,“一站式”满足企业“电子口岸入网+线上金融”的综合业务需求,惠及企业980余家。
(三)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市场秩序规范健康
一是深化招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印发《关于严格落实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的通知》,组织市本级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抽样,及时纠正涉嫌妨碍招标代理市场公平竞争的现象。二是创新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双盲模式。通过系统自动随机抽专家、评标场地系统自动定和线上虚拟评标室,实现招标人不知专家信息和评标地点、评标专家在登录评标系统前不知项目信息,达到评标专家分散独立评标。2024年全市完成双盲评标项目61个。三是规范招商引资工作。研究建立我市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工作机制,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级报备机制,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政策文件清理工作,重点清理地方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行为,促进形成规范招商、良性招商新模式,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信用信息应用,推动信用数据价值充分发挥
一是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梳理发布适用信用承诺事项清单,在62个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创新信用修复“一次办”机制,实施“两书同达”与信用修复“一次办”深度融合实践,简化修复流程。二是拓展“宛信分”应用范围。大力推进个人信用积分应用,“宛信分”系统注册用户20多万人,入驻企业、商户1672家,推出守信激励措施150余项,涵盖行政审批、银行贷款、商超购物等11个领域。举办“信用年货节”活动,向超过20万名信用良好的市民发放60万张购物平台优惠券,有效促进了消费。三是深化“信用援疆”。加强与新疆哈密市信用合作,共同拟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备忘录》,实现“宛信分”与“蜜瓜分”跨省互认,两地利用个人信用分平台开展了“信用年货节”活动,持续拓展“信用+民族团结”等应用场景。
三、存在的问题
2024年,虽然我委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治宣传教育不够深入。普法宣传仍以传统形式为主,宣传载体不够鲜活,应进一步拓宽普法宣传形式和渠道,更加强化普法内容的针对性。二是法治能力仍需提升。随着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和完善,需持续加强对新知识、新政策的学习掌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5年,市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抓实走深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定期组织开展实施宪法法律学习宣传工作,持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政治素养、强化法治思维,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切实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理念,切实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强化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定期开展法治轮训,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工作水平。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专业化执法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行政执法队伍,更好担当职责使命。
(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规范入企执法行为。开展过度检查、过度执法问题排查整治活动,清理整治涉企违规收费行为,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